第四章 不一样的心思-《一个人的甲午》
第(3/3)页
世铎心里倏然一惊,回过头默然的看着吴绍基,“子安可有什么想法?”
吴绍基淡然一笑,“我只是想给王爷提个醒,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,王爷不必过份焦虑。皇上纵有千般心思、万般手段,总还须时日慢慢展布,王爷只要守着静观其变的心思,在要紧关头站稳脚跟就行了。真要到了说不过去的时候……”
吴绍基犹豫了一下,脸上忽然露出一丝隐晦的笑容,“王爷身子骨不太好,大可养病在家……”
世铎愣了一下,恍然明白吴绍基这是在让自己,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可以以养病来避祸,顿时哈哈大笑起来。“子安不愧是胸有锦绣乾坤,几句话就解去了我数日里的烦闷,这个法子好,谁也不得罪,由着他们去折腾。”
吴绍基却并没有世铎那般轻松,他刚才犹豫了一下,却是把心中另外的一番话吞了回去。他也明白,眼前的这位礼亲王是担不起半分责任的,眼下的大清,国势衰微,四周列强虎视眈眈,非有一般惊雷暴雨的手段,不能振兴。要是现今的那位皇上真的是像圣祖康熙皇帝那样,是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一代君主,那才真正是国家之大幸。可要指望这位王爷在关键时刻从旁襄助,帮助皇上夺回朝政大权,却是万万办不到的。而自己心中的雄心壮志,恐怕也只有埋没在礼亲王府的西席中了。
“眼下的局面,四处都在伸手要钱,像赈济灾民、北洋水师的军费,都是半分耽搁不得的,王爷恐怕还是要想法维持过去。”吴绍基不无忧虑的说道。
“我要是能变出钱来,就用不着累的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了,眼前的局面,子安还没有看出来吗?得罪人的事情任谁都躲得远远的,就连自诩为清流领袖的翁同?,眼下都是一门心思的想着把园子的事情弄好,我也懒得去管太多,让户部的人自己去折腾去。”
说着,世铎又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,脸上带着些古怪的神情说道,“过几日李鸿章就要进京了,让他和翁同?打官司去,真要闹的不可开交了,自然有老佛爷出面。到时候,可真要有热闹瞧了……”
——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