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三章:上谷疑云-《黄天之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高柳城有着高大的城墙,和完备的军械,他们能坚持的久一些。

    不过也只是坚持城池不被打破,长城一线,高柳城的汉军根本无力去管辖。

    那些守卫着长城的汉军,他们所能做的,只有听天由命了,他们绝对抵挡不住前后同时出击的黄巾大军和塞外的乌桓人。

    代郡暂时只剩下道人、桑干、马城三地没有遭到围攻,但是道人、桑干两地处于内陆,根本无力支援其他几处被围攻的城池。

    而马城很快便会遇到郝萌带领的四千名黄巾军骑兵的长途奔袭。

    郝萌麾下的四千名黄巾军骑兵,将占住马城、宁县一带,守住了两郡北面的关键过道,这处曾经是汉廷护乌桓校尉部所驻扎的地方。

    龚都、张辽两人带领的六千并州义将从西方赶来,和郝萌部一起包围马城。

    虽然骑兵不能攻城,但是黄巾军也不需要攻城,只需要困住马城的守军。

    然后和乌桓部里应外合,在将马城北方的关口打开一个口子,放乌桓人进入长城以南即可。

    六月二日,这是黄巾军进攻的第八天。

    平舒城、当城,两城皆破,潜伏入城的鹰卫带领着城内的太平道信众掀起了叛乱,和城外的黄巾军里应外合,成功夺取了两城的控制权。

    唯一可惜的是,东安城的守将颇为机警,及时的镇压了城内的骚动,张燕还是没有攻入东安城。

    班氏、北平邑、狋氏、代县、平舒城、当城、六城沦陷。

    龚都、张辽两人也带领着麾下的军兵,攻破了马城北面的长城关口。

    长城攻破,难楼带着数以万计的乌桓骑兵从关口涌入了代郡之中。

    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在平原之上,挡住黄巾军的攻势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涿郡、涿县。

    刘虞在五月二十八日的时候,就开始接连收到了来自代郡的信息,一直到六月二日,消息一日被一日严峻。

    班氏城沦陷、代县沦陷,南部都尉石鸣身死,代郡郡守王泽被黄巾大军围困在高柳城,一桩有一桩的坏消息传入了涿郡中。

    刘虞面无表情的看着手中最新送来的一封来自代郡的军情。

    这正是长城防线告破,上谷乌桓正大举南下。

    刘虞没有愤怒,而是将其随手丢至一旁。

    五月二十八日的时候,刘虞就已经传信给了广阳郡郡守,命令其即刻领三千郡兵支援居庸关。

    上谷郡和代郡为了防备北面的游牧民族,城池普遍坚固,且高大。

    代郡因为有险可守,所以内地的城邑防备比较薄弱,但是上谷郡不比代郡,上谷郡中内部的城邑防备并不比边境的诚邑

    这一幕,正好被刚刚走进来的助军校尉赵融看到。

    赵融面色有些担忧,他自然是也收到了代郡的传来不妙的消息。

    那占据并州的许安,似乎总是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出击,每每让汉军首尾难顾,无暇分身。

    河东郡之役是如此、并州之役又是如此。

    河东郡之役,在许安带着黄巾军从上党郡出击后不久后,凉州的叛军便一举击溃了耿鄙带领的平叛之军。

    整整六郡的平叛军,一朝丧于敌手,凉州全境就此沦陷。

    被调往河东郡的袁滂不得已,只能带着麾下的兵将折返回右扶风地区。

    当时的许安可是根本不可能和凉州军提前商议好,要知道,从上党郡前往凉州,要历经上千里,无数的艰辛,怎么可能轻易的做到。

    而并州之役,好巧不巧,南匈奴叛乱,又让许安抓住了机会,一举夺取了沦为孤岛的并州。

    这一次,许安进攻两郡的时间也正好处于幽州汉军最为薄弱的时候。

    此人的无论是大局观,还是对于时机的把握都恰到好处。

    “伯安公。”

    赵融走入了房中,他并没有好奇刘虞丢掉的书信其中具体的内容。

    “船队已经走了,按伯安公的吩咐,除去粮草外,还给辽西送去了一千件铁甲,强弓两千张,箭矢若干。”

    “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刘虞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幽州汉军主力已经是被张举、张纯打的溃不成军,一路推至广阳郡,借着坚城勉强只有防守的能力。

    不过幽州的汉军主力虽然战败了,但是作为幽州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大世家——公孙家,他们的根基就在辽东辽西等地,自然是也不愿意和作为强盗,只知道劫掠的张举和谈。

    而且张举也不愿意和公孙家和谈,他和张纯两人的看法一致,都是要的是将公孙家连根拔除,用公孙家的钱财来供养自己的大军。

    公孙瓒麾下的兵力不足他们的十分之一,如何能挡的住他们的铁骑。

    只是作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大世家,公孙家的能力终究还是超乎了张举、张纯这两个豪强出身的想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