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8章 出海蜜月-《史前崛起》
第(3/3)页
冬熊答应了王川的条件,便要下船,王川心中一动,拉着冬熊道:“这些小事,让后面的人回去说一声就行。你就不必亲自去过问了。现在你正好陪我去海上看看,看看这盐到底是怎么产出来的。这一路上关于这个商务部的构成和运作,我们也好好商量一下。”
“大王,此去路途遥远,而且水道难寻,我们村寨还要建设,我也要和树皮领等沟通,要不还是先让我回去吧。”冬熊说时,挣脱着就要跳下船去。他是特意找这个时候来找王川要这个商务部长的,回头王川离开了,他可以假传圣旨,回去诳树皮等人多要几门技术过来。河部落不少技术据说已然外传,想必树皮等也不会多疑。事后王川知道,最多也就打骂他一顿而已。这样一来,他这个商务部长才算是弄足了上任的资本了。
王川看他推托,知道他心中有鬼,于是二话不说,便让后面的人交代了一声,将筏子放了。此时帆船极快,那筏子只在河里顿了一顿,便和帆船拉开了距离。冬熊见筏子远去,心道自己这点伎俩实在难以逃脱大王神眼,不由苦着脸开始求饶:“大王啊,赎盐氏的人过得苦……”
身边冬熊这么一个活宝跟着,整个旅途都愉快了很多。
船往前行,船上驱虎人,珂,小象,马王,老虎等都是没有坐过船的,旅途中除了小许的晕船现象之外,途中都还算欢乐。小象不能久趴,日间遇到适合停船的地方,总会停下让小象上岸活动筋骨。此外船员两班轮流,白天满帆,晚上半帆行驶,度也算不慢。
途中,王川又组织大家演习简易的鼓号,旗号,夜晚的灯号等沟通方式。还进行了几次弓箭远攻,近处跳帮,急停登6等战斗演习,一路走得颇为激昂。
如此走了六七天,眼前宽阔的太江忽然出现了不少草甸,水面变得浩浩荡荡,水流也变得似乎停顿了。有人以为是到大海了。冬熊却苦着脸告诉众人,这是进入水泽了。到了这里,没有通行十年以上的人都难于通过,有些人进去了甚至永远没有出来。据说入盐氏的人到了这里,都会让最有经验的老人坐在船头指挥,才能再绕上几天之后找到继续东进的江河。河部落几乎没人来过这里,只要不迷失在里面就算神龙庇佑了。
王川研究了王窖等人画的北面大泽的地图,现太江汇入这个大泽,应该是从最南面的一部分汇进去的。河部落在北面大泽作战一年多,因为没有造船,只是没有到水多地少的最南面。
有了这些判断,王川对众人道:“这里有水,便我们神龙的地盘。我们过去一点问题没有。”
说完,下令船队转右,让两艘鲤鱼号在前面探路,贴着右岸慢行,遇到有水流的地方,再观察水流方向适当调整。如此走了两日之后,冬熊觉得起码要走十天的水泽被船队抛到了后面,众人再次进入流动的太江当中。
在冬熊见鬼一般的眼神中,王川只是告诉众人,这是神龙法则的利用,在接下来的地理课上,会讲到这个内容。
去掉迷信的东西,王川在这里利用了两条原理。一条是靠右走不迷路原理。另一条是地砖偏向力。
靠右走不迷路的原理是说,如果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散步怕迷路,只要你在每一个路口选择最右边的路口,你就不会迷路,并且能走回原点。从一点的范围上说,水泽是有边界的,而且太江只是切过了它的最右边。王川只要沿着它的边界一直走,就算没有走到对面的河道上,也能回到原点的。何况这个水泽不是大海,它必定有出水口。因而王川走到了。
在北半球,水流会对右岸破坏比较严重。这也同时说明,大泽的出水口在右边的可能性更高。
王川依据这两个原理,可能还走了不少弯路,但因为帆船比筏子快,因此比入盐氏的人走得还要快些。
走过这个据说很难通过的水泽,大海就在前面了。
第(3/3)页